北京节能环保中心受邀参加“一带一路”绿色创新大会(2025),积极促进绿色丝绸之路交流合作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继续举办‘一带一路’绿色创新大会”重要讲话精神,2025年10月18日上午,由生态环境部主办,“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和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共同承办的“一带一路”绿色创新大会(2025)在北京召开。会议以“聚力融金,驱动绿色发展”为主题,旨在凝聚全球绿色发展共识,推动绿色投融资与绿色转型深度融合。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出席开幕式并作主旨演讲,生态环境部副部长郭芳主持开幕式,“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以下简称联盟)理事长赵英民发表致辞并作总结发言。作为联盟理事单位,北京节能环保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张望才受邀参会。

“一带一路”绿色创新大会(2025)开幕式现场

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作主旨演讲

北京节能环保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张望才受邀参会
孙金龙同志指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余年来,中国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务实行动支持发展中国家绿色转型,加快构建系统完备的绿色“一带一路”政策体系,持续建立更加紧密的绿色发展伙伴关系,不断深化绿色低碳领域务实合作,助力提升共建国家环境治理能力,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力量。中方愿与各方携手,推动落实全球治理倡议,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继续高质量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绿色正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鲜明底色。围绕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塑料污染等进一步加强对话交流,共同应对全球性环境危机,打造绿色“一带一路”合作新成果。
赵英民同志表示,当前全球气候治理进入关键阶段,发展中国家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凸显。“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作为新兴领域国际交流合作创新平台,已形成包括旗舰对话机制“一带一路”绿色创新大会,以及绿色发展投融资合作伙伴关系、绿色低碳专家网络、“一带一路”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在内的“一机制三平台”合作框架,未来将继续与各方携手,完善绿色投融资和技术合作机制,推动绿色技术、标准与项目在合作国家落地,助力全球南方可持续发展,共建清洁美丽世界。
会上,来自柬埔寨环境部部长杨·索帕勒,马尔代夫旅游和环境部国务部长易卜拉欣·米姆拉,巴基斯坦气候变化与环境协调部国务部长谢兹拉·哈拉尔,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张军,以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香港环境及生态局、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等代表致辞。
为更好响应共建国家对节能降碳与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技术需求,积极推动绿色创新技术对接交流,促进更多企业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受联盟邀请,北京节能环保中心系统梳理了由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发布的《北京市节能技术产品推荐目录》《北京市绿色低碳先进技术推荐目录》中适用于共建国家实际需求的节能降碳类创新技术与产品,与联盟合作编制了《“一带一路”绿色创新技术汇编(北京篇)》,会议期间向参会的各国代表进行宣传和发放。该汇编汇集了一批“看得见、用得上”的生态治理解决方案,将有效促进绿色投资与产业合作,为高质量共建绿色丝绸之路贡献北京智慧。

《“一带一路”绿色创新技术汇编(北京篇)》

参会嘉宾现场领取《“一带一路”绿色创新技术汇编(北京篇)》
10月19日上午,节能环保中心与联盟精心策划并举办“一带一路”绿色创新大会代表北京绿色行活动。来自马尔代夫、斯里兰卡、南非等国家部长级代表与相关政府部门人员先后走进优必选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与小米汽车工厂参观交流。此次参访生动呈现了科技创新和绿色技术对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的支撑作用,为共建国家探索绿色低碳转型路径提供了实践参考。
在北京优必选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的展示厅内,身高1.76米的大型人形机器人Walker S2流畅地完成双臂协同热插拔自主换电,引来阵阵惊叹。不远处,身高不足30厘米的小型机器人“悟空”一本正经地练习俯卧撑。马尔代夫旅游和环境部国务部长易卜拉欣·米姆拉举起手机,一边录制一边赞叹:“这些机器人不仅智能,更充满生命力!”在工作人员的介绍下,参访团深入了解优必选在人工智能教育、智慧物流、智慧康养、商业服务等领域的多元化产品与落地应用。从精准识别的陪护机器人,到高效灵活的物流搬运系统,一系列贴近生活与生产场景的演示,让参访嘉宾看到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提升能效、降低能耗方面的巨大潜力,也对绿色智能化转型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在北京优必选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参访
随后,参访团一行走进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小米汽车工厂。这是小米公司布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首个整车工厂,配备了2.5 公里测试跑道和 700余台机器人,综合自动化率超 91%,实现了绿色制造与智能科技的深度融合。
“太先进了,简直不可思议!”——这是参访嘉宾在试乘SU7、YU7等车型后发出的共同感慨。从流畅的辅助驾驶体验到人性化的座舱设计,小米汽车展示了其在新能源智能汽车领域的技术实力,以全面的环保实践赢得了外宾的认可。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小米汽车将绿色理念贯穿于全产业链,与供应商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共同推动环保标准落地。从车身材料的选择,到关键零部件如电池、电机的研发,小米均与行业领先伙伴协同创新,致力于提供更环保、更高效的解决方案。在电池技术方面,小米积极投入长寿命、低损耗的电池系统研发,有效减少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斯里兰卡中央环境署主席提拉克·赫瓦瓦萨姆在听完讲解后,细致询问了车身材料与电池能耗等制造工艺,并对小米在能耗管理与碳减排方面的技术实力表示高度认可。

在北京小米汽车超级工厂参访
参访过程中,嘉宾们不仅看到了中国制造的绿色创新技术,更看到了未来合作的广阔空间。南非德班市政府气候局减缓部交通组经理芭芭拉·拉撒在交流时表示,南非新能源汽车市场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政府正在积极布局新能源电动车及智能交通产业的多维度发展。“中国企业在绿色减排方面的先进技术,与我们推动交通绿色转型的规划高度契合,双方合作潜力巨大”。
10月18日下午,中心还受邀参加了“共建美丽城市,赋能绿色基建新未来”专题交流活动。中心新能源促进部高级工程师郁灿发表题为“北京光伏促进政策措施与创新实践”的演讲,围绕北京市分布式光伏开发利用现状和典型案例,及近年来国家和北京市相关法规政策标准中对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的相关要求做重点介绍。

北京节能环保中心有关专家参加专题交流活动并发表主题演讲
北京市作为绿色丝绸之路积极参与者和建设者,以绿色经济合作为纽带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此项活动中展示的技术产品和案例汇编,是北京绿色创新实践的生动缩影。北京节能环保中心作为首个加入“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的省级节能环保综合性专业机构,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立足服务政府决策咨询、服务机关行政职能、服务企业绿色生产、服务市民绿色生活“四个服务”定位,全力支撑服务绿色产业发展合作,推动绿色低碳创新技术对接交流,积极打造推动绿色丝绸之路建设和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建设的北京绿色合作创新服务品牌,为高质量共建绿色丝绸之路贡献北京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