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三地协同构建绿色低碳技术应用新生态—2025年京津冀绿色低碳技术典型案例发布暨推介会在京举行
5月9日,2025年京津冀绿色低碳技术典型案例发布暨推介会在京成功举办。作为第二十七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专题活动之一,本次会议在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指导下,由北京节能环保中心、天津市节能环保中心、河北省绿色发展服务中心共同主办。北京市贸促会二级巡视员陈建、北京节能环保中心党委副书记贾建增、天津市节能环保中心副主任王延阳、河北省绿色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张洪涛等三地领导出席会议并致辞。来自政府部门、节能环保机构、绿色低碳技术领军企业、公共机构、重点用能单位及行业协会等领域的200余名代表齐聚北京,共商培育区域高质量发展绿色新动能实践路径。
区域协同是三地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和放大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动力。“十四五”期间,京津冀三地中心紧密协同,充分发挥各自优势,通过北京科博会、全国节能宣传周、全国生态日等重要平台,多次举办跨区域绿色低碳技术推广交流会、绿色技术和产业发展高级研修班等活动,开展京津冀案例征集,促成42个项目在京津冀地区落地应用,构建起深度融合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
推介会上,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处相关负责同志解读了京津冀创建“3+1+N”能源协同机制、工作成效,以及加快推进油气设施一体化建设、构建多元化能源供应体系、建设现代化能源市场等重点任务。北京节能环保中心相关负责同志围绕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建设目标、实施路径、重点任务、工作进展作专题报告。今年,北京将重点就先进能源、合成生物制造、气候韧性等领域进一步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区域合作。
会上发布了《2025年京津冀绿色低碳技术典型案例》。23个案例涵盖工业节能、建筑低碳化、能源清洁高效利用、绿色数据中心等领域。入选案例示范效应显著,从数据中心PUE优化到智慧供热系统改造,从污水深度处理到污染土壤修复,每个案例都是科技创新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的典范。
6家行业领军企业聚焦重点领域分享创新解决方案。交通电气化方面,华为推出新一代全液冷超快充系统,搭载智能温控算法,实现箱变到终端最高95.5%充电效率,适配高速公路服务区等高压场景。建筑工业化领域,和能人居全装配式绿色装修体系通过模块化预制技术减少90%装修垃圾,施工效率提升70%。针对数字新基建,中国移动首创数据中心空调系统在线智能割接技术,采用双回路冗余设计实现零宕机改造,空调能耗直降30%。清洁供热板块,中冶京诚建成国内最大48.5MW固体电蓄热集群,以110千伏电网直供模式替代崇礼城区燃煤锅炉,年减煤达3.5万吨。热网输送方面,北京华源泰盟大温差吸收式换热机组突破热网输送瓶颈,使管网输送能力提升80%,增加热水管网输送距离5倍。智慧能源管理领域,天津华德智慧科技自主研发的综合能源管理平台在政务中心项目中节能率达19.51%,实现公共机构绿色低碳转型示范。来自案例应用单位的北京轨道交通建设公司、国育智慧有限公司代表交流了企业在绿色发展、“双碳”转型工作中的新举措与经验做法。
会上,18家企业的9个项目签约合作,涵盖建筑智能化改造、校园零碳建设、清洁供热等,签约总金额达1.6亿元。
下一步,京津冀三地中心将进一步深化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应用交流合作,通过展览展示、项目路演、对接洽谈等形式,为技术供需双方搭建高效沟通合作桥梁,为推动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先行区、示范区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