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节能环保中心派员参加2025香港气候论坛积极宣传北京市加快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建设举措
由香港大学气候与碳中和研究院(ICCN)、香港特区政府环境及生态局等单位联合主办的2025香港气候论坛于3月24日至25日在香港举办。本届论坛聚焦区域气候行动,促进多方对话与合作。来自海内外的政府代表、专家学者及业界精英通过主题演讲、高层对话和小组讨论及展览展示等多种形式,聚焦气候融资与投资、气候科学、人工智能与数据、绿色技术创新、地球健康等关键领域,共同探讨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及应对措施。受香港大学气候与碳中和研究院邀请,北京节能环保中心派产业促进部部长刘芳华、财务资产部部长陈志红执行此次出访任务。
在开幕式上,国家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夏应显致辞时强调,气候变迁正在真实地发生,我们必须应对这个挑战,“没有退缩的余地”,他介绍了中国在这条路上做出的努力。讲到中国碳交易市场,他表示中国目前已完成两个履约周期的配额交易与清缴工作,并且已建立强制碳市场和自愿碳市场,自愿碳市场建设也取得进展。中国在持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提升绿色低碳发展水平的坚定承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速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香港特区政府环境及生态局局长谢展寰致辞时介绍香港应对气候变化的举措和节能环保目标。谢展寰表示,到2027年,香港将有700辆电动巴士及3000辆电动的士;2050年前实现车辆零排放;香港首个转废为能的垃圾焚化设施I·PARK1目标于2025年落成;2050年在垃圾管理方面实现碳中和等。香港将继续利用创新科技的力量,通过发展绿色产业、推动开发新能源等措施,开拓绿色低碳产业的市场前景。
香港大学校长张翔、商界环保协会董事局主席欧嘉荣、亚洲数字集团联席总裁张莉亦发表致辞。论坛设有多场专题讨论,主题包括“全球碳市场与香港的机遇”、“香港在支持全球南方能源转型中的角色”、“AI推动的地球数据与分析”、“星球健康、保护健康与增强气候韧性”,聚焦绿色低碳经济、碳达峰、碳中和及生态保护与污染防治等议题。
与会专家有世界卫生组织前总干事陈冯富珍、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贺克斌、中国科学院院士黄建平、宁德时代副总裁孟祥峰等。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出席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探讨人工智能和绿色科技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北京节能环保中心产业促进部长刘芳华在论坛上发表了题为“北京加快建设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的主题演讲,介绍了北京建设绿色经济标杆城市的意义、目标、七个战略性基础性绿色产业、五方面标杆引领工程。在论坛会场,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节能环保中心设立了“北京加快建设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宣传展台。北京市推动绿色发展的创新举措得到了与会各界的关注和称赞。财务资产部部长陈志红介绍了北京绿色生活季个人碳账本助力绿色生活的案例,并就北京市清洁生产、节能技改等节能环保资金支持政策与参会代表进行了深入交流。
通过参加本届香港气候论坛,进一步深化了对全球气候变化紧迫性的认识,了解了全球气候行动取得的积极进展,促进了国际交流与合作,特别是宣传了北京加快建设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的思路与做法,彰显了北京为全球气候行动塑造的可持续未来及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