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重点用能单位能源消费量 连续两个月正增长助力实现一季度“开门红”
根据北京市节能监测服务平台监测数据,2月份本市298家重点用能单位能源消费量同比增长1.5%,连续两个月回升,交通、工业等重点领域加快恢复,能源消费量上升趋势明显,为实现全市一季度“开门红”夯实基础。
一、工业企业生产持续复苏,能源消费量止降回升
2月份本市工业领域重点用能单位能源消费量同比增长4.4%,自2022年以来首次实现单月正增长。今年1—2月,工业领域重点用能单位能源消费量同比增长1.4%,涉及的22个行业中有9个行业能源消费量比上年同期增长。
其中,六大高耗能行业1—2月能源消费量同比增长2.4%,燕山石化受去年同期冬奥保障能源消费量基数较低影响,同比增长9.9%;电力热力生产行业同比增长1%;水泥及建材行业受部分企业生产系统停产检修,能源消费量同比下降超过50%。
非高耗能行业中,专用设备制造业能源消费量同比增长5.5%,医药制造业同比下降2.4%,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同比下降4.2%,汽车制造业同比下降11.9%。
二、交通运输业快速恢复,航空运输能源消费量呈现两位数增长
随着航空客货运逐步复苏,航空运输能源消费量进入快速恢复通道,2月份航空运输业重点用能单位能源消费量同比增长10.7%,1—2月同比增长2.5%。道路运输企业能源消费量有所回升,2月份能源消费量降幅明显收窄。
三、受平均气温偏高影响,公共机构等其他服务业能源消费量有所下降
受2月份平均气温较去年同期高2.5℃影响,1—2月份公共机构、物业管理、科技服务等其他服务业能源消费量同比下降6.0%。分行业看,金融业能源消费量同比增长1.2%,公共机构同比下降5.4%,信息服务业量同比下降0.8%,科技服务业同比下降14.7%。
四、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为企业集中精力谋发展主动做好节能降碳服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今年,本市经济加快恢复的有利因素、积极因素不断增加,制造业投资前2个月同比增长25.9%,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同比增长28.5%。经济整体好转及市场需求扩大将极大提高企业生产积极性,应持续开展企业调研走访,精准对接企业节能降碳诉求,主动靠前,落实好“服务包”“服务管家”制度,及时更新节能降碳服务事项、提升服务质效,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让企业集中精力投入到科技研发、生产制造、市场销售中,推动企业提质增效发展壮大。
(二)研判航空运输能源消费量快速回升对全市能耗双控指标的影响
2022年,航空运输能源消费量不及疫情前一半,随着航空客货运全面复苏,2023年,航空运输能源消费量将出现强势反弹,预期可恢复到2019年水平甚至更高。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需研判对节能减碳目标管理的影响,并进一步推动航空运输单位加强节能降碳管理,持续优化机队结构,深化飞行控制领域节油措施,加快可持续航空燃料研发应用。
(三)公共建筑能源消费量仍呈刚性增长态势,需加快推进建筑绿色低碳发展
建筑领域是本市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最大领域,且能源消费需求仍保持刚性增长。去年本市重点用能单位中公共建筑能源消费量同比增长超过3%,其中商业建筑同比增长3.3%,公共机构同比增长2.3%。为落实本市碳达峰实施方案有关工作要求,要持续推进公共建筑节能低碳改造、公共机构合同能源管理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