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能源资源节约及创新发展大宣讲聚焦碳中和新科学与技术
做好“碳达峰、碳中和” 工作是北京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绿色发展理念最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为深入开展碳达峰与碳中和相关工作,了解二氧化碳中和利用最新技术动态,2021年3月18日,北京节能环保中心产业促进部邀请北京大学张信荣教授做了“碳中和新科学与技术”主题报告会。
张信荣教授在报告会上详细介绍了北京大学经过二十多年研究目前最新的二氧化碳中和利用技术及其应用案例,包括跨临界二氧化碳中低温发电、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与太阳能、二氧化碳高效能源站、二氧化碳制冰造雪及二氧化碳灭活新冠病毒等技术。
二氧化碳作为传热工质的热泵机组可同时供应-80℃冷和80℃热,该热泵机组已成功应用于热电厂余热回收、食品加工企业及酒店分布式能源。跨临界二氧化碳冷热一体化系统成功实现制冰、造雪功能,该系统将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为国家速滑馆提供冰温精准控制,热量用于融冰、供暖及生活热水,是世界上首次在冬奥大型运动会应用二氧化碳制冷、供暖一体化技术,也是北京2022冬奥会最大的科技亮点之一。此外,二氧化碳用于灭活新冠病毒技术可与冷链系统密切结合,在保障食品冷冻保鲜效果的同时,进一步发挥二氧化碳灭活新冠病毒的作用,该技术将对全球解决冷链系统新冠病毒传播问题具有重要实用价值。
此次“碳中和新科学与技术”主题报告为我们提供了解决碳排放问题一个全新的思路:二氧化碳不再是一种废气,而是一种资源。二氧化碳作为天然工质可以长期封存于能源站设备机组中,该能源站具有能效高等特点,可以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服务业等多个场景中。开发应用二氧化碳利用技术前景广阔,也是从根本上解决碳中和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