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
指 标
|
单 位
|
2000 年
|
2005年
|
“十五”年均增长(%)
|
一次能源生产总量
|
亿吨标准煤
|
12.90
|
20.59
|
9.82
|
其中:原 煤
|
亿吨
|
12.99
|
22.05
|
11.16
|
石 油
|
亿吨
|
1.63
|
1.81
|
2.12
|
天然气
|
亿立方米
|
272
|
493
|
12.63
|
水电及可再生能源
|
亿吨标准煤
|
0.86
|
1.41
|
10.39
|
一次能源消费总量
|
亿吨标准煤
|
13.86
|
22.47
|
10.15
|
其中:原煤
|
亿吨
|
13.20
|
21.67
|
10.42
|
石 油
|
亿吨
|
2.24
|
3.25
|
7.73
|
天然气
|
亿立方米
|
245
|
479
|
14.35
|
水电及可再生能源
|
亿吨标准煤
|
0.86
|
1.41
|
10.39
|
|
单位
|
2000年
|
2005年
|
2010年
|
火电供电煤耗
|
克标准煤/千瓦时
|
392
|
370
|
355
|
吨钢综合能耗
|
千克标准煤/吨
|
906
|
760
|
730
|
吨钢可比能耗
|
千克标准煤/吨
|
784
|
700
|
685
|
10 种有色金属综合能耗
|
吨标准煤/吨
|
4.809
|
4.665
|
4.595
|
铝综合能耗
|
吨标准煤/吨
|
9.923
|
9.595
|
9.471
|
铜综合能耗
|
吨标准煤/吨
|
4.707
|
4.388
|
4.256
|
炼油单位能量因数能耗
|
千克标准油/吨·因数
|
14
|
13
|
12
|
乙烯综合能耗
|
千克标准油/吨
|
848
|
700
|
650
|
大型合成氨综合能耗
|
千克标准煤/吨
|
1372
|
1210
|
1140
|
烧碱综合能耗
|
千克标准煤/吨
|
1553
|
1503
|
1400
|
水泥综合能耗
|
千克标准煤/吨
|
181
|
159
|
148
|
建筑陶瓷综合能耗
|
千克标准煤/平方米
|
10.04
|
9.9
|
9.2
|
铁路运输综合能耗
|
吨标准煤/百万吨换算公里
|
10.41
|
9.65
|
9.4
|
|
单位
|
2000年
|
2010年
|
燃煤工业锅炉(运行)
|
%
|
65
|
70—80
|
中小电动机(设计)
|
%
|
87
|
90—92
|
风机(设计)
|
%
|
70—80
|
80—85
|
泵(设计)
|
%
|
75—80
|
83—87
|
气体压缩机(设计)
|
%
|
75
|
80—84
|
房间空调器(能效比)
|
|
2.4
|
3.2—4
|
电冰箱(能效指数)
|
%
|
80
|
62—50
|
家用燃气灶(热效率)
|
%
|
55
|
60—65
|
家用燃气热水器(热效率)
|
%
|
80
|
90—95
|
汽车平均燃油经济性
|
升/百公里
|
9.5
|
8.2—6.7
|
|
主要内容
|
资源勘探开发
|
煤炭高效开采、复杂地质条件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煤层气开发等技术
|
煤炭清洁利用
|
煤炭洗选、清洁高效发电、煤基液体燃料和化工等技术
|
核电站
|
百万千瓦级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技术
|
超大规模输配电和电网二次系统
|
柔性输电、高等级电压输电、间歇式电源并网、电能质量监测与控制、大规模互联电网安全保障和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等
|
可再生能源低成本规模化开发利用
|
大型风电机组、农林生物质发电、沼气发电、燃料乙醇、生物柴油和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太阳能开发利用关键技术等
|
|
主要内容
|
氢能及燃料电池
|
高效低成本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制氢、经济高效氢储存和输配、燃料电池关键技术等
|
分布式供能系统
|
微小型燃气轮机、新型热力循环等终端能源转换、储能、热电冷系统综合技术等
|
未来核电
|
高温气冷堆和快中子增殖反应堆、核聚变反应堆技术等
|
天然气水合物
|
天然气水合物地质理论、资源勘探评价、钻井和安全开采技术等
|